19数媒的色彩课堂 | 第一学期《色彩基础》课程已结束,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媒的色彩课堂吧

发布者:张乐发布时间:2020-01-07浏览次数:889

课程介绍

《色彩基础》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设计本位研究(Design-Based Research)方法为核心,通过渐次的同理、定义问题、发想、材料实验、初模测试与演化,除了使学生系统地接收课程信息,也让学生经由创意思考与实践,将信息转化为知识,为以后的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,最终逐步建立未来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所需具备的跨领域思维能力。期间,课程除了将利用多媒体设备与网络技术进行课堂多媒体教学,也借用 农耕与饮食作为学习载体,完善了学生的跨领域学习体验。

教学大纲

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三个:首先,《色彩基础》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,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获得数字艺术媒体中颜色使用方法的理解和认识。第二,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与实践,使学生具备从构思到现实的实践能力。第三,本课程着重应用美学与实践能力,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也将思考创作的人文内涵。除了实践作业,本课程要求学生大量地纪录课程内容与作业实验过程,并作为考核学生的指标。另外,部分课堂作业要求团体协作,学生必须同时在学习课堂知识外,建立协作的习惯与能力。

课程教师

许曦老师

西红柿派对分上午A场和下午B场共两场。其中海报的设计、菜单的选定、食材与餐具的挑选还有最终的制作都是由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完成的

西红柿派对其实是一次对整个课程的归纳与总结。本学期课程以番茄为主体,从课堂讲授到实践应用,我们进行了不少讨论与研究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教学课堂:

课堂教学

设计西红柿“思考联想分类”

海报分类

设计西红柿“光栅动画”

课程作业

西红柿表皮长度再现          西红柿颜色图书馆

颜色错觉色票

西红柿的模型版结构

西红柿“涂鸦”


感想与收获


  许曦老师的课,可以说是大学生活中,我接触到最有趣的课程吧,他的色彩基础与其他的理论课是不一样的。他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形式多样的课程中,我们的收获也是巨大的。

(数字媒体艺术一班 邓兆俊)




   


    番茄趴让我体验到了以往不一样的party ,从一开始小组的商量到自购食材,再到手动制作食物。这过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、交流、互相帮忙,让我学到制作食物成本消费度、设计食物与环境价值的搭配、风格的融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数字媒体艺术二班 陈秀莹)


感想总结
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转眼间,这学期的色彩基础就这么结束了。既有烦恼,有疑问,也有喜悦,有感动,使我们的内心百感交集,五味杂陈,一节节丰富活跃的课程;一次次有趣奇葩的作业;一张张欢声笑语的脸;还有准备许久让人难以忘怀的番茄派对,如果再来一次,我们还是会像现在这样满怀期待和用心对待这个课程。最后,让我们为这学期的色彩基础课程画上完美的句号吧!




文记:许曦 罗欣莹 何静娴

摄记:19级数媒同学

图片收集:张嘉敏 何静娴 罗欣莹

编辑:何静娴 罗欣莹

指导老师:许曦

初审:王青

终审:柳国斌